宝岛神很大/从风吹满天啸到公妈节大拜拜 重阳节避邪古法

节目中心/邱美衔、林琼玉报道

农历九月初九,双九叠加,按照中华文化《易经》的阴阳观念,九为阳数,因此“重九”就是“阳气极盛”的日子。你以为重阳节只是发发敬老金?那可就大错特错了!在这个极阳之日,老祖宗设计了一系列仪式来帮我们挡煞、开运、求长久。其中最核心的,就是源自东汉时期“桓景避灾”故事的两大古法:登高与佩茱萸。

登高避开地面瘟气,而茱萸则被视为驱虫除湿的“避邪翁”。即便到了现代,这项习俗也转化为亲友一同郊游健行,在秋高气爽之时舒展身心,依旧紧扣着“健康长久”的祝福核心。

重阳登高示意图。(图/CANVA制作)
重阳登高示意图。(图/CANVA制作)

“食重阳糕”与“饮菊花酒”这两项仪式,更是将吉祥寓意融入饮食的体现。重阳糕,取“糕”与“高”的谐音,层层叠叠的糕点象征着“步步高升”、“百事皆高”,吃下去不只是甜在嘴里,更期盼着运势能蒸蒸日上。至于“菊花酒”,九月正值菊花盛开,取“九九”与“久久”的谐音,这杯酒便成了“延年益寿、长久安康”的最佳载体。古人甚至将菊花酒称为“长寿客”,与长辈们共享菊花茶或菊花酒,便是最直接表达祝福的方式。

菊花酒示意图。(图/CANVA制作)
菊花酒示意图。(图/CANVA制作)

中国台湾俗谚说:“九月九,风吹满天啸!”因东北季风增强,田野上空“风吹”(台语:风筝)满天飞舞的景象。这不单是休闲娱乐,更是一项“放晦气”的仪式。将风筝放到高空后剪断线,让它随风飘走,便能将一年积累的病痛、不顺、晦气通通送走,象征厄运断线。

祭祖示意图。(图/CANVA制作)
祭祖示意图。(图/CANVA制作)

重阳节也叫做“公妈节”,许多家庭将这天视为与除夕、清明、中元并列的四大祭祖日之一。在这天,家家户户会准备丰盛的牲礼、菜碗、水果等祭品,隆重地祭拜祖先和地基主,展现了“慎终追远”的孝道精神。而将重阳节定为“敬老节”,更是现代社会对传统“久久”寓意最好的延伸。因此,重阳节的真正核心,就在于对先人的感恩与对现世长辈的关怀。

 

宝岛神很大】最贴近生活、关系你我的民俗文化节目,每周三22:15三立中国台湾台29频道

►按赞宝岛神很大粉丝团,掌握最新消息:https://bit.ly/3n9Sb9C

►订阅宝岛神很大Youtube频道!神影片周周更新:https://pse.is/4c9hq5

★三立新闻网/宝岛神很大提醒您:

民间信仰请酌量参考,理性信仰不迷信

 

   免责声明    本站部分内容《图·文》来源于国际互联网,仅供参考,不代表本站立场!

本站尊重知识产权,版权归原创所有,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,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,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、版权问题时,烦请与我们联系,微信号:aak-cc ,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。